中宏網品牌8月13日電 8月8日,一場以“新質與突圍”為核心議題的盛宴——2024第十八屆中國品牌節在廣州開幕,政、商、產、學、媒等8000余位嘉賓齊聚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堂,共享品牌建設的成果與榮耀,探討品牌發展的經驗與挑戰,攜手推動民族品牌的突破與躍升。廣東省人民政府資深參事、國家實施名牌戰略主要參與者、中國品牌節顧問、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創始人王肇文受邀參加,并發表了題為《懷念艾豐 繼往開來 勇于擔負新時代品牌建設偉大使命》的演講。分享了我國實施名牌戰略的先驅和品牌建設理論的奠基人艾豐對全國開展品牌建設的三大貢獻;林宗棠是國家實施名牌戰略的倡導者、組織者、推動者;深圳品牌建設的探索發展;新時代品牌建設的發展趨勢和客觀要求四個方面的內容,寄語新時代品牌建設工作者。以下為演講實錄內容(有刪改)。
在第十八屆中國品牌節隆重開幕之際,不由得思念我國實施名牌戰略的先驅和品牌建設理論的奠基人、我的學長——艾豐。艾豐老師離開我們五年有余,如果在天有靈看到第十八屆中國品牌節隆重舉辦的盛況,他一定會同我們大家一樣欣喜滿懷,無比興奮。因為艾豐畢生所追求的就是全國各地都轟轟烈烈地把品牌建設活動搞起來。
所以我們今天做品牌、創名牌,不能不講艾豐,因為這涉及到品牌建設的起源以及它的發展過程。
艾豐對全國開展品牌建設的三大貢獻
一是發起組織開展“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
全國的品牌建設首先歸功于艾豐,1992年擔任人民日報經濟部主任時就針對假冒偽劣產品的問題,發起組織了一場首都新聞界“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得到當時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薄一波的支持,薄一波擔任活動名譽主任,艾豐是組委會活動的主任,當時“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聲勢浩大,得到全國各地響應和支持,影響很大。新華社在1993年1月份成立了《中國名牌》雜志社。
1992年6月,艾豐組織成立馳名商標保護組織,發表了《名牌宣言》。
二是開展名牌理論研究,起草三個實施名牌戰略建議。
艾豐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人民日報做過許多重要企業的重大報道。他著手研究推動名牌發展問題,首先選擇了一些“馳名商標”企業,在北京開座談會提出保護宣傳馳名商標,搞了一場“名牌宣言”活動。
艾豐最大的貢獻是1994年初在海南主持召開了“實施名牌戰略座談會”,組織起草了三個建議文件:《國家如何實施名牌戰略》、《地方如何實施名牌戰略》、《企業如何實施名牌戰略》。之后,當時的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起草、國務院于1997年1月發布的《質量振興綱要(1996—2010)》采納了艾豐的三個建議,提出“實施名牌戰略振興民族工業”。
國家《質量振興綱要》發布之后,艾豐根據《綱要》提出的“實施名牌戰略振興民族工業”的有關要求,深入開展實施名牌戰略的研究,先后撰寫出版2本專著,2000年出版了《名牌論》,2010年出版了《品牌革命》。同時具體指導推動企業開展實施名牌戰略,當時海爾張瑞敏說過,“最理解海爾的是艾豐,他給了我們許多指導和幫助”。而當時我也在青島,與海信集團周厚健董事長交流企業如何做品牌。
王肇文與海信集團總裁周厚健討論品牌建設
三是組織成立民間的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組織開展全國性的品牌建設活動。
國家《質量振興綱要》發布以后,成立了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開展“中國名牌產品”評選。艾豐感覺到應該從民間角度推動中國產業品牌化,他到深圳來調研,經常和我交流,艾豐也同意要推動企業做品牌、創名牌,所以他和中國企業家雜志總編輯劉東華、熱心推動品牌建設的青年學者王永共同研究成立品牌中國產業聯盟。艾豐很有思想、劉東華很有創意、王永很有闖勁,三位都是屬虎,“三虎下山”推動成立品牌中國產業聯盟。專門請我到北京去商量,邀請我擔任執行副主席,之后擔任了副主席。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成立后,2005年舉辦首屆中國品牌建設高峰論壇,之后提出設立“中國品牌節”的建議,2006年起舉辦“中國品牌節”。
艾豐在“中國品牌節”上講話。
“中國品牌節”作為民間的活動先后在北京、青島、貴陽、大連、成都、武漢、呼和浩特、長沙、杭州等城市、區域舉辦。目前,“中國品牌節”已經成為中國品牌活動領域高規格、大規模、頗具影響力的宣傳展示中國自主品牌形象的綜合傳播平臺,見證了中國品牌的成長與輝煌。
對艾豐的歷史評價,我認為他是實施名牌戰略的先驅、品牌建設理論的奠基人。
艾豐與王肇文在“中國品牌節”上合影留念
林宗棠是國家實施名牌戰略的倡導者、組織者、推動者
國家《質量振興綱要》發布以后,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原航空航天工業部部長林宗棠1998年接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后,認為質量是產品核心競爭力,非常重視《質量振興綱要》的實施。隨即向國務院主要領導提出國家實施名牌戰略的建議,國務院同意成立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由林宗棠老部長擔任主任,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全國性行業協會和主要媒體組成。艾豐作為品牌建設理論專家、全國政協委員,擔任中國名推委副主任,同時林宗棠邀請艾豐擔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兼名牌培育委員會主任。
林宗棠老部長與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成員合影(中)
2001年,國家正式啟動實施名牌戰略,由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組織進行“中國名牌產品”評選。隨即全國各地都開始啟動申報“中國名牌”,同時開展地方“名牌產品”評選活動。
林宗棠老部長聽取王肇文匯報深圳品牌建設情況。
中國名推委正式成立前后那段時間,林部長跟我談了很多想法,核心內容是通過實施名牌戰略,推進中國企業把質量搞上去。有一次,林部長手里拿著一份刊有世界100個知名品牌的《經濟日報》對我說:“你看看全球100個名牌中,美國9個,法國和日本各8個,韓國都有兩個,中國大鴨蛋連一個都沒有。我們國家經濟總量已經排到世界前五六位,但是經濟質量卻只能排到四五十位,這怎么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老人當時痛心疾首的表情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暗下決心,一定要把中國名牌搞上去。他對我說:“要搞名牌就要選世界頂尖的做目標,要選準目標,找出差距,制定措施,狠抓落實”。
在與我談到名牌培育時,林部長說:“評選名牌是手段不是目的,培育更多的名牌才是目的。但是,評選很重要,就像奧運會比賽,大家都是強手,通過比賽才能知高低。所以,我們要99%的精力搞培育,1%的精力搞評選”等等。希望深圳經濟特區在實施名牌戰略上起帶頭作用,推動成立深圳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即深圳工業總會)。
林宗棠老部長等出席深圳市工業經濟聯合會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即深圳工業總會)
自2001年啟動國家實施名牌戰略以來,林部長到全國各地調研,選擇16家全國知名企業深入調研指導實施名牌戰略,作為向黨的十六大獻禮項目;同時聯絡十六大代表中的企業家聯名給中央寫信建議把“實施名牌戰略”的內容寫入黨的十六大報告中。
在深圳舉辦“名博會”之后,林部長說:“推進全國實施名牌戰略,我一直在選擇突破口,現在突破口找到了,深圳能成功舉辦‘名博會’,給全國帶了個好頭。
2002年11月10日,林宗棠部長(左一)在時任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左二)、時任深圳市副市長王穗明(右二)和王肇文(右一)的陪同下,參觀“名博會”現場
林部長特別重視質量,瞄準世界名牌水平創造中國的世界名牌,林部長一直在考慮如何創造中國的世界名牌。2004年初,林部長到深圳中集調研,得知中集的集裝箱產量占全球56.3%時,便問董事長麥伯良:“你的質量怎么樣?外國客戶是否認可?”麥董拿國際集裝箱雜志告訴林部長,外國客戶對質量評價都很好。林部長說:“這就是世界名牌。”
王肇文向格力電器時任董事長朱江洪(左一)、時任總經理董明珠(右二)轉贈中國名推委主任林宗棠為格力電器的題詞。
2005年2月2日,王肇文到格力,與時任董事長朱江洪(中)、時任總經理董明珠(右)專題研究創世界名牌。
根據林部長指示,我分別到珠海格力與朱江洪董事長、董明珠總經理,到杭州萬向集團與魯冠球董事長,專題研究創世界名牌;同時現場贈送林宗棠老部長為格力的題詞“誰說中國沒有世界名牌,請到珠海格力來”。
2005年4月22日,本會承辦爭創中國世界名牌報告會。
林宗棠老部長出席指導“深圳知名品牌”成果發布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林宗棠老部長在王肇文陪同下到楊洪主席擔任董事長的航盛電子調研
同時,林宗棠老部長已經連續21年出席指導“深圳知名品牌”成果發布會、組織召開“爭創中國世界名牌大會”、調研深圳知名品牌企業,他充分肯定了深圳的做法,認為“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是全國各地實施名牌戰略一個成功的實踐范例。希望深圳繼續努力,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向世界名牌進軍!
2014年4月25日,時任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許勤為深圳工業總會最高顧問林宗棠頒授“品牌建設事業終身成就獎”和“品牌之光”牌匾。自左至右:劉卓慧、張綱、許勤、顧秀蓮、林宗棠、葛志榮、王肇文。
深圳品牌建設的探索發展
從1997年到2023年,國家頒發了三個質量綱要,深圳工業總會可能是全國社會組織中唯一在貫徹三個《綱要》實施名牌戰略開展品牌建設中無一缺席的社會組織。
(一)第一個綱要發布后,深圳啟動“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
根據國務院1997年1月頒發的《質量振興綱要(1996—2010年)》關于“實施名牌戰略,振興民族工業”的要求,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組織開展“中國名牌產品”評選,各省、市、自治區開展地方“名牌產品”的評選。
一是按照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的要求,深圳工業總會積極發現、培育、組織申報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同時重點推動企業做品牌、創名牌。
二是根據林部長關于深圳要推動實施名牌戰略,爭創世界名牌的要求,舉辦“中國名牌產品博覽會暨名牌戰略國際論壇”。我組織策劃、撰寫了“名博會”方案,這個方案是由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和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深圳工經聯承辦。2002年11月,“中國名牌產品博覽會暨名牌戰略國際論壇”在深圳如期舉辦,艾豐專門出席名牌戰略國際論壇發表主旨演講,并與我做了深入的交流。
2002年11月7日-10日,本會組織承辦“名博會”,時任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在開幕大會上致辭。
三是啟動“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工作。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時任副市長王穗明為推動企業做品牌、創名牌盡心竭力,在陪同林部長多次召開主持企業爭創世界名牌座談會的基礎上,親自主持制訂深府【2003】64號文件并于2003年4月深圳市政府頒發,這是全國第一個地方政府關于實施名牌戰略的指導性文件,文件專門對深圳工經聯要做哪些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啟動“深圳市市長質量獎”評定發布活動。
2004年3月15日,首屆“深圳知名品牌”成果發布會現場。
“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工作按照深圳產業結構的特點,評價范圍從工業延伸到生產性服務業、建筑業、生活性服務業和農業。同時,為了發揮深圳作為經濟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從開始啟動,“深圳知名品牌”就沒有設定行政區劃,申報企業不限于深圳,凡是在深圳知名的品牌均可申報。同時建立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品牌培育評價機制,堅持社會評價,發動消費者參與評選;堅持實地評價,組織質量管理專家深入企業評審,推動企業導入卓越績效準則,從完善內部管理著手,提高產品質量和社會美譽度;堅持評審公開,制定紀律規定保駕護航;堅持跟進督導,三年一復評,不搞終身制。艾豐始終關注“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的有關情況,對后來品牌聯盟針對全國的實際情況開展的一系列評選活動有很多啟示。
“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堅持實地評價,組織質量管理專家深入企業評審,推動企業導入卓越績效準則。
2008年,因為“三鹿奶粉事件”,“中國名牌產品”評選叫停,隨之全國各省的名牌產品評選告停。唯有“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持續深入進行。
特別是2011年,沃爾瑪主動申報參評“深圳知名品牌”。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反響。沃爾瑪進入中國市場15年婉拒過數十次各類名牌評選的邀請,而唯獨認準了“深圳知名品牌”,作為當年雄踞世界500強之首的外資企業,破例地接受專家到企業內部進行管理體系的評審和政府執法部門的專項審查。沃爾瑪中國公司把已獲“深圳知名品牌”的信息報告給美國阿肯色州總部后,總部安排全球副總裁博睿先生專程來深圳領取獎項并發表獲獎感言。
2012年4月21日,時任副委員長周鐵農、時任副市長陳彪為沃爾瑪國際全球副總裁博睿先生頒發深圳知名品牌獎牌。
截止2011年,共評選產生沃爾瑪、華為、比亞迪、邁瑞、中集等472個“深圳知名品牌”,這僅占全市企業總數千分之一的企業:銷售額合計占全市總額的34.20%,納稅額占30.38%,出口額占25.86%;其中“騰訊”等11個知名品牌企業位列國際市場細分行業前三位;“邁瑞”等83個知名品牌企業位列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
國務院參事品牌調研組來深圳調研實施名牌情況。聽取各單位匯報后,調研組組長葛志榮參事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的成績和堅持市場化評價、消費者認可的經驗以及反映品牌建設成果的三組數據,并寫入了向國務院呈報的專題報告。同時向國務院參事、《質量發展綱要(2011年-2020年)》起草組組長張綱通報上述情況。
2012年4月21日,王肇文向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中),國務院參事葛志榮(右)匯報深圳實施名牌戰略情況。
2013年5月13日,林宗棠部長(左四),國務院參事葛志榮(右三),國務院參事、國家《質量發展綱要》起草組組長張綱(左三)等在王肇文(右二)陪同下考察調研邁瑞科技,時任邁瑞科技董事長徐航(左一)介紹邁瑞品牌建設情況。
在2011年的全國質量工作會議上,國務院領導充分肯定了“深圳知名品牌”堅持市場化評價、消費者認可的做法。
國務院2012年2月發布的《質量發展綱要(2011年-2020年)》,把“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的實踐上升為品牌建設的原則和要求寫入《綱要》。
(二)第二個綱要發布后,深圳工業總會做了三件事
2012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了《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品牌建設”的概念,并提出來指導思想和原則要求。
深圳工業總會根據《綱要》指導思想和原則要求,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了工作。
一是發布《深圳知名品牌評價規范》團體標準,更加規范的推動企業品牌建設。深圳工業總會專門制定發布了《深圳知名品牌評價規范》團體標準,以美國總統質量獎波多里奇卓越績效準則為主線,明確品牌的術語、要素和評價要求。由于“深圳知名品牌”的產生有嚴格評價體系標準和嚴謹的評價程序,關鍵是圍繞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深圳知名品牌評價規范》團體標準。
二是開拓國際市場,推出“國際信譽品牌”、“深圳知名品牌·歐洲、日本原產”。為把深圳知名品牌推向世界,深圳工業總會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共同連續認定發布十屆“國際信譽品牌”企業,先后有“華為、比亞迪、大疆創新”等69個企業品牌獲此殊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些企業已經享譽全球,成為深圳乃至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典范。
2017年4月20日,郭力主任、吳麗執行會長為深圳知名品牌·歐洲原產和日本原產獲獎企業頒獎。
我認為推動企業創建“深圳知名品牌”的目的,就是幫助企業增強產品影響力、拓展銷售市場;而要達到拓展市場的目的,必須讓企業和消費群體雙方都對“深圳知名品牌”產品的質量信得過,也就是市場美譽度高。因此,我到國外訪問,專門向老外講解“深圳知名品牌”評價指標及程序。西班牙大企業家聯合會主席卡薩多在聽了我介紹“深圳知名品牌”后說:“外國產品要進入中國市場要首先獲得‘深圳知名品牌’稱號,這是進入中國市場的綠卡”。西班牙媒體報道了卡薩多會見我并介紹了“深圳知名品牌”之后,我率深圳工業代表團到拉科魯尼亞參訪世界前三、西班牙第一服裝ZARA總部,受到高規格接待,我專門向曾為世界首富的ZARA總裁阿曼西奧·奧特加介紹了“深圳知名品牌”。
INDITEX、ZARA等榮獲“深圳知名品牌·歐洲原產”。
目前已有ZARA等32個歐洲品牌申報參評獲“深圳知名品牌·歐洲原產”。全球玻璃行業排名第二的日本AGC和微電機十大名牌的日本富士微電機申報參評獲“深圳知名品牌·日本原產”。AGC(旭硝子)株式會社是日本著名的百年老店,早在1992年就通過公司設立的“藍色星球獎”支持日裔美籍科學家真鍋淑郎博士開展環境研究,于2021年10月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AGC駐中國首席代表上田敏裕兩次出席“深圳國際品牌周”主場大會發表演講,分享AGC品牌國際化的經驗。
2017年4月20日,周長瑚參事、梁丹理事長為AGC頒發“深圳知名品牌·日本原產”獎牌。
三是首創“深圳國際品牌周”,更大范圍的推動企業做品牌、創名牌。2017年4月20日,首創全國先河,經深圳市政府批準,深圳工業總會聯合十區政府(新區管委會)籌劃共同創辦“深圳國際品牌周”活動。2017年4月24日,國務院正式發文決定每年5月10日設定為“中國品牌日”。首屆“深圳國際品牌周”成為全國唯一向首個“中國品牌日”獻禮的品牌活動,并在市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報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將“深圳國際品牌周”作為“中國品牌日深圳地方特色活動”納入國家“中國品牌日”活動序列,至今已連續舉辦八年。
2017年4月20—28日,本會聯合十區首開全國先河,舉辦首屆“深圳國際品牌周”活動,成為全國唯一向首個“中國品牌日”獻禮的品牌活動。
每屆“深圳國際品牌周”包括主場活動、十一區分會場特色主題活動、系列活動、專場活動約二十場,每屆參與受眾超百萬,時間持續7-10天。成為廣泛傳播深圳實施名牌戰略成果,引領深圳品牌走向世界,向國際社會展示深圳創新型國際化城市形象的大舞臺。前八屆參與展示的品牌企業數量逾千個,通過官媒、主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戶外傳播載體、移動端宣傳載體等全方位進行傳播,累計覆蓋人群超過2000萬。
舉辦中國500強·粵港澳大灣區品牌高端論壇,發布“2019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
深圳國際品牌周專場活動現場。
(三)第三個綱要發布后,重點關注工業品牌和開展“灣區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25年,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形成一大批質量過硬、優勢明顯的中國品牌;到2035年,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
中央對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的兩個定位,對深圳在品牌建設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按照國內國際兩個大循環,推動出海品牌建設。深圳工業總會聯合相關國際品牌機構推出“中國出海品牌百強榜”,幫助中國品牌拓展海外業務,挖掘他們背后的出海故事與商業邏輯,促進中國企業在新時代全球格局下的蛻變與發展。
二是重點研究工業品牌的發展。深圳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的樣板,下一步將在產業鏈完善、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深入研究,增強工業品牌影響力。
三是開展“灣區知名品牌”評選工作。2023年深圳工業總會聯合相關機構已同步啟動“灣區知名品牌”的申報,已有香港、澳門及灣區其他城市的企業申報,逐步整合珠三角九城市與香港、澳門資源,使中國品牌通過港、澳兩個窗口向國際市場延展。
開展“灣區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
縱觀1997年到2023年,國務院頒發的三個《國家質量發展綱要》,從整個國家實施名牌戰略以來,深圳總是先人一步,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從“敢為人先”到“核心引擎”。
深圳工業總會是全國社會組織中唯一在貫徹三個《綱要》實施名牌戰略開展品牌建設中無一缺席的社會組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止到2024年,已持續開展21屆,前二十一屆“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共評選產生1074個“深圳知名品牌”,僅占全市企業總數的萬分之四,銷售額合計占全市銷售總額的49.73%、納稅額占41.67%、出口額占36.69%。“華為”等75個深圳知名品牌企業位列國際細分市場前三位;“邁瑞”等216個深圳知名品牌企業位列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
新時代品牌建設的發展趨勢和客觀要求
新時代的品牌建設要適應數字化、智能化要求,推動創建一批在國際市場上“過得硬”、“叫得響”的中國品牌,從而提升鏈主企業在產業鏈帶動能力、增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推進優質產品提質增量、強化市場開拓能力上發揮引領作用。
打造品牌最基本要求就是用匠心做品牌,以營銷創名牌。根據我多年的品牌研究,從很多國際知名大品牌發展歷史來看,品牌的價值往往高于科技含量的價值。比如,勞斯萊斯汽車、百達翡麗手表、LV、愛馬仕奢侈品品牌等,這些品牌需要常年的積累。我們做品牌就需要全面推進標準、質量、品牌、信譽“四位一體”的建設,標準是引領,質量是基礎,品牌是外在表現,信譽贏得市場。把企業做好,需要嚴格的內部管理、先進的管理機制,以保證產品質量。
今年5月10日,華為任正非安排專人專車,把我們接到華為松山湖基地去看一看,在交流的時候,我說:“現在華為這牌子不得了啦,世界有名啦”。任正非馬上說:“不要說這個,關鍵是體制機制,員工持股計劃才是華為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當年你們幫助華為設計的員工持股計劃,才有了華為今天的14萬員工,只要把產品做好,就不怕沒人要,我現在關心的是這14萬人的吃飯問題!”說的非常樸實。
王肇文受華為任正非邀請到華為松山湖基地交流。
深圳之所以能夠成為全國第一工業大市,主要是以20+8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代表的企業穩定發展。首先把企業的質量做好,才能把產品質量做好,產品質量做好才能有好品牌。比如比亞迪,今年6月汽車銷量34萬輛,同比增長35%;出口17.9萬輛,同比增長1.6倍。出口產品的“新三樣”的代表,帶動了深圳經濟的穩定發展。
品牌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logo的設計,如何表達品牌的內涵,就是要有視覺的沖擊力,一目了然了解你的品牌內涵。
新時代最根本的是用匠心做品牌,做消費者認可的產品;以營銷創名牌,用新的網絡手段進行營銷,比如抖音、短視頻等營銷手段。
展望未來,品牌建設將迎來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的趨勢,我們要以開放的態度,積極擁抱數字化和AI技術,推動中國品牌在全球舞臺上大放異彩。(深圳工業總會 供稿)